本期为Footprint专题的第3篇论文。本文介绍了如何基于三重底线的框架,通过投入产出分析来评估和比较企业的可持续性表现。
分类: WeChat Subscription
【JIE精选】雇佣足迹:揭露国家之间的主仆关系
这是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的第20篇推送,也是Footprint专题的第2篇论文。这篇Ali Alsamawi等人的文章介绍了如何通过雇佣足迹的概念揭示国际贸易间的不公平性,旨在唤起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
【JIE精选】足迹研究展望
本文为JIE期刊Footprint专题的首篇论文。Lenzen教授的文章回顾了足迹研究的发展历程,与LCA思想和方法的关联,并展望了足迹分析与投入产出方法和一般均衡方法集成应用的前景。
【JIE精选】生命周期评价与产品系统的弹性
这是Journal ofIndustrial Ecology的第18篇推送。文章关注生命周期评价与产品系统的弹性。 文中提出了基于LCA 架构下评价干扰和系统扩张,来比较易受干扰的系统和弹性系统的理论建模方法和相关建议。
【JIE精选】相互依赖的产业共生网络的弹性: 以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这是JIE第17篇推送。关注点是产业共生复杂网络的弹性。该研究发现,随着产业共生网络结构趋于复杂,不同类型的共生网络相互依赖,网络中的风险可能从意想不到的路径进行传播并引发级联失效现象,降低系统的弹性。
【JIE精选】城市为何增长?来自城市和全球尺度的非平衡热力学洞见
这是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的第16篇推送。 这一周我们推出复杂系统和产业生态学结合的三篇论文,均选自2016该杂志的特刊“复杂适应性系统和产业生态的前沿”。
【JIE精选】欧盟的EPR,“马”还是“骆驼”?
本篇推送的论文讨论了一个重要的管理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作者回顾了EPR制度在过去实践中遇到的窘境,提出在如今面对复杂的全球生产网络时,EPR制度也需要与时俱进。
【IE人物访谈】徐明,密歇根大学终身副教授
本期【IE人物访谈】为密歇根大学(安娜堡)自然资源与环境学院,以及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终身副教授徐明。徐明老师为产业生态学领域华人杰出代表。访谈中,他向笔者阐述了学术生涯进程以及相关的一些随想。我们对此进行了整理,以飨产业生态公众号读者。
【JIE精选】产业生态学与竞争优势的研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014年JIE专门推出一期特刊,主题为“作为竞争优势来源的产业生态学”,核心目的是沟通产业生态学和竞争优势两个领域。特刊围绕产业生态学的概念和工具如何成为竞争优势的基础展开。本文对其进行了解读与总结。
【热点资讯】2016产业生态学名古屋会议参会感悟
2016年9月27-30日,国际产业生态学会第五届亚太会议暨第十二届社会经济代谢研讨会(以下简称ISIE AP-SEM会议)在日本名古屋大学成功举办。本文为参会中国学生基于会议的感悟。